榫卯結構,中國古代匠人的智慧結晶
榫卯結構有著久遠的歷史,甚至早于漢字歷史。在梁思成、林徽因帶領下,徒步測繪研究中國傳統建筑的過程中,1937年6月,在五臺山發現了一座興建于唐代的佛光寺。這座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的寺廟,其梁柱間的榫卯結構依然緊密相扣,不離不棄。
榫卯結構的運用不僅僅傳統建筑中,也運用在古典家具的構造上。對于榫卯,我們熟悉卻又陌生。說熟悉,是因為我們幾乎都能說出幾種經典榫卯的名稱;說陌生,是因為我們對于榫卯在家具上的具體應用一頭霧水。
格角榫
格角榫大都使用在幾、案、桌、椅等的面框架部分。桌案的邊框一般分長邊和短邊,長邊稱為“大邊”,短邊叫做“抹頭”。大邊做榫頭,抹頭處則作榫眼,這樣就把明榫放在兩側。在大邊和抹頭的兩端分別做出45°斜邊,將沒有紋理的木材橫斷面隱藏起來,而將色澤優美的花紋的縱切面外露,給人以絕好的視覺效果。
格角榫也有明榫與暗榫之別。古代家具多為明榫,明榫有個好處,可以用楔子填入榫卯接合處的空隙增加連接強度。而現代用機器加工,可以做的比較精密,通常做暗榫。
方材丁字結合
丁字結合廣泛運用于橫財和豎材的連接。如桌案或大柜的棖子和腿足的連接,杌(wù)凳橫棖以及床圍子、桌幾花牙子的橫豎材攢接,都是方材丁字形接合的例子。
粽角榫
粽角榫—明榫。三個外露面中有一個面出頭的粽角榫,出頭部分也常被置于不容易看見的地方,如博古柜的頂部。
粽角榫—暗榫。明式方凳、案幾等3個面都外露的角,則采用不出頭的暗榫。
抱肩榫
抱肩榫是用在桌面、腿跟裙板之間連接的榫卯結構。有束腰的方桌、條桌、方幾、長條幾多采用。
攢邊打槽裝板
攢邊打槽裝板是中國木器家具最重要的一個榫卯組合,古典家具中的桌面或凳面最常采用的結構。
薄板拼合加穿帶,構成面心板。面心板裝在四根邊框組合后預留的空槽內,這種組合稱為攢邊打槽裝板。這個組合實現了薄板當厚板使用。同時使木板受氣候和干濕影響后的漲縮控制在邊框開槽的空間內,不同季節施工,工匠會按照不同的比例預留漲縮縫隙。
這個組合的使用和推廣使木材的科學化應用進一步提升,它不僅解決了木材漲縮所帶來的影響,對木材的節約和合理使用也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創新技術。
圓柱丁字形結合榫
椅子管腳棖與凳椅的腿足相交處,四出頭官帽椅的搭腦、扶手和腿足的相交處等都可以看到圓柱丁字結合的例子。圓柱丁字結合的造型比較簡約,在新中式家具中經常被用到。
挖煙袋鍋
又叫“椅類搭腦及扶手末端彎曲向下彎扣”,不光有直角,還有斜角。椅子扶手、靠背椅和木梳背椅的搭腦部分最為常用。
楔釘榫
又叫銷釘榫,它在異位的來去榫中間橫插一根方形的木銷,使之無法脫開。多用于圓型家具的邊框組構,以及圈椅“月牙扶手”的拼接。
裹腿棖
兩棖轉角處相交將腿足纏裹。多用于圓腳家具。如圈椅,圓腳茶水柜等。
椅盤邊抹與椅子腿足結構
這種結構在圈椅中比較常見,椅子腿足與扶手上下一體是比較考究的做法,整體強度高于比上下分為兩截的結構。
走馬銷
走馬銷用在構件的暗處夾縫中,明處看不見。比如羅漢床,用在圍子與圍子之間及側面圍子與床身之間,或者靠背扶手椅,用在扶手與座面及靠背與扶手間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家具的靈魂榫卯結構已被很多人淡忘,取而代之的是大工業生產階段中的釘子和膠水,因為成本壓縮后所獲得的利益更為誘人。將榫卯結構運用到生活中,才能感受到感受中國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。只有“實用”的物件,才能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。